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舅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ㄔㄥㄏㄨㄇㄨˇㄑㄧㄣ˙ㄉㄜㄒㄩㄥㄉㄧˋㄖㄨˊ:「ㄐㄧㄡˋ˙ㄐㄧㄡ」、「ㄒㄧㄠˇㄐㄧㄡˋ」。
  2. ㄔㄥㄏㄨㄑㄧ˙ㄗ˙ㄉㄜㄒㄩㄥㄉㄧˋㄖㄨˊ:「ㄉㄚˋㄐㄧㄡˋㄧㄝˊ」、「ㄒㄧㄠˇㄐㄧㄡˋ˙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舅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ù
解釋:
  1. 稱謂:(1) 稱母親的兄弟。
    【例】舅舅、母舅 (2) 稱妻子的兄弟。
    【例】妻舅、大舅爺、小舅子 △舅子 (3) 古代婦女尊稱丈夫的父親。
    【例】舅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ù
解釋:
[名]
1.稱謂:(1)用以稱母親的兄弟。如:「舅舅」、「母舅」。《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傳》:「何無忌,劉牢之之甥,酷似其舅。」(2)用以稱妻子的兄弟。如:「妻舅」、「大舅爺」、「小舅子」。也稱為「舅子」。(3)古代婦女尊稱丈夫的父親。如:「舅姑」。《禮記.檀弓下》:「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漢.鄭玄.注:「夫之父曰舅。」
2.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舅犯。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稱謂。用來稱呼母親的兄弟。
  2. [[名] ] 稱謂。用來稱呼妻子的兄弟。
音讀: kiū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稱謂:

⑴ 用以稱母親之兄弟。如:「母舅」、「舅舅」。《說文解字.男部》:「𦥶(舅),母之兄弟為𦥶(舅)。」《晉書.卷八五.列傳.何無忌》:「何無忌,劉牢之之甥,酷似其舅。」

⑵ 丈夫尊稱妻子的父親。《說文解字.男部》:「𦥶(舅),妻之父為外𦥶(舅)。」《宋史.卷三○六.列傳.謝泌》:「頃之,魏羽為使,即泌之外舅,以親嫌,改度支副使。」

⑶ 用以稱妻子之兄弟。如:「大舅爺」。《元曲選外編.符金錠.第三折》:「有我妻趙氏,乃是殿前都指揮使趙弘殷之女,有兩個妻舅,大舅趙匡胤,二舅趙匡義。」《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還有我的個小舅子,現在開著個木廠子。」

⑷ 婦女尊稱丈夫父親。如:「舅姑」。《禮記.檀弓下》:「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漢.鄭玄.注:「夫之父曰舅。」

⑸ 古代天子、諸侯對異姓諸侯、大夫之稱。《詩經.小雅.伐木》:「以速諸父。」漢.毛亨.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父,異姓則稱舅。」

2. 姓。《廣韻.上聲.有韻》:「舅,姓。《左傳》秦大夫舅犯。」

注音: ㄐㄧ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舅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母舅阿舅舅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