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楊氏深海電鱝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楊氏深海電鱝
英文名: Benthobatis yangi
描述:
以前所記載之深海電鱝(Benthobatis moresbyi)為本種之誤鑑。體盤橢圓且細長,體盤邊緣有一條連續的曲線,與吻部、胸鰭前緣、胸鰭頂點,後緣及內緣不明顯,胸鰭後緣及內緣與尾巴基部相連接。皮膚腹部表面可見橢圓形發電器。洩殖孔至尾部距離為吻到洩殖孔距離之2.5倍。噴水孔前之頭長為兩噴水孔間距之三倍;嘴至吻的距離為兩鼻瓣外側距離的三倍。鰓裂小稍呈圓拱形,第三鰓裂通常最大。鼻瓣短,前鼻瓣獨立但中間具有隔膜。吻稍厚,嘴唇光滑周圍嘴圍繞中等大的溝槽,嘴角具明顯的唇瓣且包住唇軟骨。嘴寬度為兩噴水孔間距之1.5倍。嘴及顎尖端形成短管狀可幫助開口或增加持久度;上排牙齒15列,下排牙齒14列。體盤兩側呈灰紫色或黑紫色,浸漬福馬林後褪色成深褐色;背鰭、腹鰭及尾鰭邊緣顏色較淡;腹面表面有不規則之淡奶油色斑點位於腹鰭及尾鰭位置上。(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各熱帶和亞熱帶海區,產於臺灣西南部。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