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需要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rziehungsbedürftigkeit, Necessity of Education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需要是人存在時的客觀需要性,無論是外在的教育功能或內在的教育功能皆然,如照顧、陶冶、引導等;主觀的需要性則是自我照顧、自我陶冶、自我引導等。
  德國文化學派教育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認為教育之所以需要,是因為教育是一種「喚醒」的工作,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喚醒」,「喚醒」、「引導」、「發掘」三者成為教育的三種功能,而這三種功能是教育上所需要的功能。
  德國教育人類學者饒特(Heinrich Roth)也非常重視教育需要的,他從教育人類學的觀點看教育需要,認為教育需要在於促進青少年學習,透過有計畫的學習與訓練,才能為他們帶來成就。所以教育必須促使人從知覺到思想、從感覺到價值、從動機到意願、從反抗到有責任的行為等成就目標的達成,而能達成成就目標者,教育使然。因此,教育需要是必然的。
  教育需要是教育人類學所要探討的重點之一,因為教育對人類而言,定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需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