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提琴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ōng tí qín |
解釋:
樂器名,弓弦樂器。為提琴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的樂器之一。結構與小提琴相似,然體積較大,定音比小提琴低五度,音色柔和而渾厚。可用於獨奏、重奏、或合奏,在弦樂四重奏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為室內樂的重要樂器。也稱為「中音提琴」。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中提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Viola |
作者: | 李小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器名。一、提琴之一種,體型比小提琴大,音色比小提琴低沉。在管弦樂團中,它被排在弦樂部的第二高音,排列次序為:第1和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中提琴在管弦樂和室內樂都佔有重要的位置,但它的獨奏曲目並不多,比較有名的中提琴曲目包括莫札特(W. A. Mozart, 1756-1791)的《交響樂協奏曲K364》(Sinfonia Concertante K364)、白遼士(H. Berlioz, 1803-1869)的《哈洛德在義大利》(Harold en Italie)、理夏德.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唐.吉訶德》(Don Quixote)和巴爾托克(B. Bartók, 1881-1945)、辛德密特(P. Hindemith, 1895-1963)為中提琴而寫的協奏曲等。二、十六∼十七世紀的弓弦樂器,架在肩上演奏的稱為Viola da Braccio,放置於雙腿之間或腿上演奏的稱為Viola da Gamba。 |
|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提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