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場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ㄆㄧㄥˊㄊㄢˇ˙ㄉㄜㄎㄨㄥˋㄉㄧˋㄖㄨˊ:「ㄘㄠㄔㄤˇ」、「ㄍㄨㄤˇㄔㄤˇ」。
  2. ㄔㄨˋㄙㄨㄛˇㄖㄨˊ:「ㄔㄤˇㄙㄨㄛˇ」、「ㄕˋㄔㄤˇ」、「ㄏㄨㄟˋㄔㄤˇ」、「ㄕㄤㄔㄤˇ」、「ㄩㄣˋㄉㄨㄥˋㄔㄤˇ」。
  3. ㄨˇㄊㄞˊㄖㄨˊ:「ㄈㄣˇㄇㄛˋㄉㄥㄔㄤˇ」、「ㄏㄠˇㄒㄧˋㄕㄤˋㄔㄤˇ」。
  4. ㄒㄧˋㄐㄩˋㄅㄧㄠˇㄧㄢˇ˙ㄉㄜㄑㄧˇㄓˇㄏㄨㄛˋㄍㄨˋㄕˋㄑㄧㄥˊㄐㄧㄝˊ˙ㄉㄜㄉㄨㄢˋㄌㄨㄛˋㄖㄨˊ:「ㄎㄞㄔㄤˇ」、「ㄈㄣㄔㄤˇ」、「ㄓㄨㄥㄔㄤˇ」。
  5. ㄈㄢˋㄓˇㄨˋㄌㄧˇㄗㄨㄛˋㄩㄥˋ˙ㄉㄜㄈㄢˋㄨㄟˊㄏㄨㄛˋㄎㄨㄥㄐㄧㄢㄖㄨˊ:「ㄘˊㄔㄤˇ」、「ㄉㄧㄢˋㄔㄤˇ」。
  6.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ㄏㄨㄛˊㄉㄨㄥ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ㄔㄤˇㄉㄧㄢˋㄧㄥˇ」、「ㄉㄚˋㄋㄠˋㄧˋㄔㄤˇ」、「ㄙㄢㄔㄤˇㄅㄤˋㄑㄧㄡˊㄙ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場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ǎng
解釋:
  1. 寬廣平坦的地面。
    【例】廣場、操場、牧場
  2. 眾人聚集或辦事的地方。
    【例】試場、會場、運動場
  3. 地方、處所的通稱。
    【例】場所
  4. 泛指物理作用的範圍或空間。
    【例】磁場、電場
  5. 舞臺。
    【例】粉墨登場、好戲上場
  6. 戲劇表演的起止,或故事情節的段落。
    【例】開場、分場、終場
  7. 量詞。計算活動的單位。
    【例】一場電影、大鬧一場、三場棒球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ng
解釋:
[名]
1.寬廣平坦的空地。如:「廣場」、「操場」。
2.眾人聚集或辦事的地方。如:「試場」、「會場」、「商場」、「運動場」。
3.處所的通稱。如:「場所」、「場合」。
4.參見「磁場」、「電場」等條。
5.舞臺。如:「粉墨登場」、「好戲上場」。
6.量詞。計算活動的單位。如:「一場電影」、「大鬧一場」、「三場棒球賽」。
7.戲劇表演的起止,或故事情節的段落。如:「開場」、「分場」、「終場」。
注音:
漢語拼音: chǎng
解釋:
(一)1.2.3.4.5.7.的語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ield
作者: 黃敏章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空間有物質的分佈時,這些物質便在空間建立各種的場。譬如,帶有質量的質點便建立起重力場,而帶有電量的質點即建立起電場。藉著場的建立,兩質點間的萬有引力便可視為一質點與另一質點所建立的重力場間的相互作用、因此藉著場觀念的引進,超距作用力(actionat a distance)便可以局部作用(local interaction)的觀念來取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û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有特殊作用的場所。
  2. [[量] ] 計算人為活動的單位。
音讀: tshiâ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ㄔㄤˇ

1. 祭祀之處所。《說文解字.土部》:「場,祭神道也。」《正字通.土部》:「場,祭神所也。築土為壇,除地為場。」

2. 眾人聚集或辦事之處。如:「會場」、「商場」、「運動場」。《戰國策.秦策一》:「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場。」《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朕欲博求俊彥於科場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為致治之具矣。」

3. 處所之通稱。如:「場所」、「場地」。

4. 寬廣平坦之空地。如:「廣場」、「操場」。《魏書.卷一一○.食貨志》:「高祖即位之後,復以河陽為牧場,恆置戎馬十萬匹,以擬京師軍警之備。」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5. 不耕作之山田。段注本《說文解字.土部》:「場,……一曰山田不耕者。」《國語.周語中》:「道路若塞,野場若棄,澤不陂鄣,川無舟梁。」

6. 一種物質存在之形式,具有相互作用之範圍。如:「磁場」、「電場」。

7. 舞臺。如:「粉墨登場」、「好戲上場」。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紅樓夢》第一回:「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8. 戲劇表演或體育活動之起止,或故事情節之段落。如:「開場」、「上半場」、「分場」、「終場」。

9. 量詞。用以計算活動、事情之經過。如:「一場電影」、「大鬧一場」、「三場棒球賽」。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東坡老人在昌化,嘗負大瓢,行歌於田間,有老婦年七十,謂坡云:『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坡然之。」《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幕政大哭一場,他母親也自哭得死去活來。」

㈡ㄕㄤ

1. 蚍蜉、犁鼠等所堆壟之土堆。或謂之坻。《集韻.平聲.陽韻》:「場,《方言》:蚍蜉犁鼠之塲謂之坻塲。」

2. 浮壤,耕鬆過之土壤。《集韻.平聲.陽韻》:「一曰:浮壤。或作場。」晉.潘岳〈藉田賦〉:「坻場染屨,洪縻在手。」唐.李善.注:「場,浮壤之名也,音傷」。

@N00084

注音: ㈠ㄔㄤˇ ㈡ㄕ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場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