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膿包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nóng bā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óng bāo
解釋:
  1. 當身體的局部組織遭到細菌或黴菌感染,白血球會聚集在患部,以消滅入侵的病菌。如此,患部壞死的細胞與白血球、病菌等混在一起形成膿。由膿液積聚而成的凸出物,稱為「膿包」。
    【例】他的小腿上長了一個膿包,醫生診斷後認為必須開刀治療。
  2. 譏罵軟弱無能的人。
    【例】他雖然表現得有些懦弱,但因此就罵他是膿包,未免太過分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膿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óng bāo
解釋:
1.譏罵軟弱無能的人。《西遊記》第四回:「膿包!膿包!我已饒了你,你快去報信!快去報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誰知他是個膿包,這一點他就擔不起了。」也作「攮包」、「膿團」。
2.當身體的局部組織遭到細菌或黴菌感染,白血球乃群集患部,以消滅入侵的病菌。如此壞死的細胞、白血球、病菌等混在一起形成膿。由膿液積聚而成的凸出物,稱為「膿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膿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閩南語 齒包
相似詞 飯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