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鯷鯨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鯷鯨
英文名: Balaenoptera edeni
描述:
布氏鯨 (Bryde‘s whale, Balaenoptera edeni) 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挪威捕鯨大亨 Johan Bryde 之名命名。布氏鯨時很容易和鰮鯨 (Balaenoptera borealis) 混淆,然而透過一些外型差異即可分辨這兩個種類,如布氏鯨體型較小 (體長約14公尺),且其吻部上方有三條脊突 (ridge) 自吻部尖端延伸到頭部後方,中央的脊突末端隨兩個噴氣孔拱起。 一如其他種類的鬚鯨 (rorquals),布氏鯨擁有多條喉腹摺,從下顎一路延伸到腹部。上顎的鯨鬚板 250-365片。布氏鯨外型體色呈現黑色或深灰色,在喉嚨和下巴處有白色斑塊,並且有時身上出現由於寄生蟲和小型鯊造成的斑駁斑點。 截至今日,分類學家對於布氏鯨的分類地位仍有爭議。有些學者傾向以 B. edeni 指稱生活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近岸區域,體型較小的的布氏鯨 (Eden's whale, 又稱鯷鯨),以 B. brydei 指稱其他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大洋遠洋地帶、體型較大的布氏鯨。2016 年由世界各國專家組成的海洋哺乳動物分類委員會 (Committee on Taxonomy, Society for Marine Mammalogy) 依現有的科學證據及資源管理需求,決議將所有的布氏鯨暫列為單一物種,Balaenoptera edeni,且暫時以亞種 (B. e. edeni 及 B. e. brydei) 描述體型和遺傳結構略有差異的兩類布氏鯨。 目前尚無科學研究檢驗(可能)出現在台灣水域的布氏鯨屬於哪個亞種。
分布:
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內熱帶和亞熱帶海域都有布氏鯨的蹤跡。然而布氏鯨的分類學仍有爭議,加上不同類型的布氏鯨在野外不易區別,所以關於每種形式的地理範圍仍然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遠洋型」布氏鯨: 體型較大的遠洋型布氏鯨 (B. e. brydei),主要出現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南北緯 40 度之間,水溫度高於 16.3°C 的水域。東南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的族群於冬季繪有向赤道水域的遷移行為。其他水域的布氏鯨的遷移模式仍有待研究。在北太平洋西部相對常見;西北太平洋的族群在夏季時主要出現在北緯20°N以北,冬季則主要於20°N以南活動。在北太平洋東部,布氏鯨於加州灣北部似乎有一個常居的族群。整個東熱帶太平洋皆有布氏鯨的蹤跡,分佈範圍穿過赤道,南抵約35°S附近的南太平洋水域。在西南太平洋,布氏鯨的分佈南至紐西蘭北島。 布氏鯨亦出沒於 35°S 以北的印度洋海域; 研究報告指出出現在印度洋南部海域的布氏鯨為大體型的布氏鯨。 在南大西洋,目前確定有一個夏季活動於非洲南部西海岸,冬季遷移到西非赤道水域的族群。在布氏鯨在大西洋的其他海域的分佈情況目前不明,但應該包括巴西、墨西哥灣、泛加勒比海等海域。布氏鯨在西北大西洋最北的目擊記錄為美國北卡州的哈特拉角 (Cape Hatteras)。 東海族群: 研究指出出現在日本南部和西南部的布氏鯨,應該屬於 B. e. edeni 亞種位於東海海域的族群的一部分。 南非近海族群: 在南非海域有一個定居的布氏鯨族群,主要出現在羅西非角 (Cape Recife) 和薩爾達那灣 (Saldanha Bay)之間。其形態與其他海域的布氏鯨有一定程度的差異,然而目前沒有進一步遺傳學資訊驗證其分類地位。 其他小型布氏鯨的分佈範圍: 在多個亞洲和澳大利亞水域均有發現體型尚小,但已達性成熟的小型布氏鯨的報告。 布氏鯨的模式標本 B. edeni 為蘇格蘭動物學家 John Anderson 於緬甸馬它班灣 (Martaban Bay) 所取得的標本。近年來於分子遺傳檢驗中用以代表 B. edeni (=B. e. edeni) 的,為一具來自於印尼蘇門答臘 (近新加坡)、由荷蘭博物學家 G. C. A. Junge 所採集的標本。分子遺傳分析顯示來自香港、澳洲東部和日本西南部的布氏鯨,皆與 Junge 所採集的標本屬同一血緣支系。 而在菲律賓手工捕鯨中捕獲、被認為小型布氏鯨的鯨魚,有一部分其實應該是大村鯨 (B. omurai)。其他於澳洲西部、泰國海域出現、當時被認為是小型布氏鯨的鯨魚,其真實身分尚待後續研究釐清。
作者: 陳瑩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