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鱗石英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鱗石英的英文名Tridymite是由vom Rath於1868年所命名。鱗石英與石英(Quartz)、方矽石(Cristobalite)都是SiO2系列的同質異構體(Polymorphism),而這些礦物都存在著低溫和高溫變體。在常壓下,石英在870℃會轉變為鱗石英,若溫度升高至1470℃,則轉為方矽石。鱗石英在不同溫度下,晶體結構亦會轉變,例如在25℃下,低溫型鱗石英(α-tridymite)為單斜晶系,極少數呈三斜晶系,當溫度增加,會轉為斜方晶系,到高溫型鱗石英(β-tridymite)則屬六方晶系。一般鱗石英的摩氏硬度為6.5~7之間,具玻璃光澤,顏色及條痕均為白色。它主要產於流紋岩、黑曜岩等酸性火山岩,以及安山岩中,常和方矽石、透長石(Sanidine)、石英或鐵橄欖石(Fayalite)相伴共生。其中高溫鱗石英在石質隕石和月岩中也有發現。在台灣地區,鱗石英產在台北縣金山鄉鱗石英化安山岩及觀音山安山岩之砂質捕獲岩中。
知識 1:
2.26~2.33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鱗石英
化學成分: SiO<sub>2</sub>
國內產地: 台北縣金山鄉鱗石英化安山岩及觀音山安山岩之砂質捕獲岩中
國外產地: 美國Colorado的San Juan Mountains、Johnstown meteorite,Utah的Topaz Mountain,Montana的Yellowstone Park,Washington的Mt. Rainier,Wyoming的Yellowston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矽酸鹽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