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麥奇鉤吻鮭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麥奇鉤吻鮭
英文名: Oncorhynchus mykiss
描述:
體呈紡錘形而側扁。口端位,口裂大,可達眼睛後緣直下方;雄魚口裂更大,上下頜稍具鉤形。鰓被架12-16。體被細小的圓鱗,頭部裸出無鱗。背鰭單一,軟條數11-12;背鰭稍後方有一脂鰭;臀鰭軟條數11-12;腹鰭具腋突;尾鰭叉形。體色隨著棲息地、魚體大小與性別狀態而有所改變: 溪流型與溯河產卵型的魚體比較黑,顏色比較強烈;湖泊型的魚種顏色較淡且比較明亮與偏銀色。一般體背側為灰綠色,腹側銀色,身體、背鰭與尾鰭皆密佈黑點,腹部較少。幼魚體側具有8-13個橢圓形斑塊,成長後消失。生殖季時,成魚體側中央的紫紅色縱帶特別顯著。生育期的雄魚並沒有追星(nuptial tubercles)出現,只有在頭部、口部與體色上有小小的變化。
分布:
原產於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及堪察加半島一帶,被世界各國廣泛地引入繁殖,現今可視為全球性的分布。1877 年移殖至日本各地養殖及放流,臺灣係於民國46年,由日本引進受精卵,鹿港水產試驗分所在南投縣霧社試驗成功。隔年即大量進口在南投縣蘆山養殖,民國50年在和平鄉馬崙設工作站,大量繁殖及開始推廣養殖。現在於台北、桃園、宜蘭、新竹、苗栗、花蓮、台中和南投等縣之山地,已有大規模養殖,偶有逃逸或被放流至河川及水庫者。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