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Halosarpheia cucullata - 教育百科
H
a
l
o
s
a
r
p
h
e
i
a
c
u
c
u
l
l
a
t
a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Halosarpheia cucullata
描述:
子囊果150-245微米高,150-250微米寬,似球狀或為安瓶形,埋生於基質中,有孔口,有乳狀突起,革質,黑褐色或者紅褐色,獨生或叢生。子囊果壁7.5-11.5微米厚,由4至6層近似橢圓的厚壁細胞組成,形成角狀細胞組織,與子囊果腹的偽薄壁細胞融合。乳狀突起狀或頸部長55-100微米,28-75微米寬,圓柱狀或錐狀,孔口最初被小細胞的偽薄壁組織充滿。偽薄壁組織為薄壁,多邊形或圓形細胞,充滿初生的子囊果腹,最終破裂形成鏈狀側絲,細胞長9-23微米,寬6-15微米。子囊45-70 × 15-30微米,8個孢子,棍狀,短柄,單囊壁,薄壁,無子囊頂端附屬器,早期水解,由子囊果基部的小細胞產囊組織發育而來。子囊孢子20-68.5 × 6-11.5微米 (不含附屬器),圓柱狀,偶爾會呈橢圓形,單分隔,隨著發育過程通常變為2至4個分隔,隔膜處輕微內縮或無內縮,透明,有帽狀、似球形、生於末端、單邊、會脫落的附屬器,5-8.5微米寬。
分布:
世界分布於巴哈馬、巴西、美國、印度、澳洲、南非、墨西哥、馬來西亞、菲律賓、臺灣。臺灣分布於新豐。
作者: 郭聖育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