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Plagiochila parvifolia - 教育百科
P
l
a
g
i
o
c
h
i
l
a
p
a
r
v
i
f
o
l
i
a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Plagiochila parvifolia
描述:
植物體2~4.cm長,3mm寬,黃綠色至棕綠色。莖厚約0.25mm,黑棕色至灰棕色,假性二叉分枝或近乎單一,斜上或直立。葉接生,適中內捲,背面長下延,腹面適中下延,當發育良好時會覆蓋莖部,三角狀卵形,1.4~2.3mm長,基部1.2~1.9mm寬,先端0.4~0.7mm寬,背緣彎缺,近先端有時具1~3齒,先端截頭狀或多少亞尖銳,有2枚顯著的齒,大多4~8細胞長,基部2~3細胞寬,頂端細胞長為寬的3~5倍;葉大多早落,大多從未端先掉落。葉上方細胞31~34×31~37μm,基部細胞27~31×37~51μm,三角隅大,有三角狀結瘤,壁薄,角質層平滑。油體每細胞4~6個(大多數為6~10),6~10×3~5μm,長橢圓形至圓球形,有許多小球(但外在輪廓並不是症狀),灰色。腹葉退化,絲狀或卵形,二裂片1/2深裂。雄穗頂生或間生,苞片4~8對,緊密覆瓦狀,與葉同形但較小,並具少數緣齒。雌穗頂生,有一新生枝,苞片與葉形相似但較大,多少波浪狀,基部多少膨帳,腹緣有較多的密齒。蒴萼壺形,2mm長,1.7mm寬,口部略弓形,口緣有密纖毛一齒牙。
分布:
宜蘭太平山;熱帶亞洲型。
作者: 林善雄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