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珠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zhū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ㄤˋㄎㄜˊㄋㄟˋㄧㄣㄐㄧㄣˋㄖㄨˋㄒㄧˋㄕㄚㄅㄤˋㄊㄧˇㄕㄡˋㄉㄠˋㄘˋㄐㄧㄕㄥㄔㄥˊ˙ㄉㄜㄓㄣㄓㄨㄓˊㄅㄠㄓㄨˋㄒㄧˋㄕㄚㄙㄨㄛˇㄋㄧㄥˊㄐㄧㄝˊㄦˊㄔㄥˊ˙ㄉㄜㄩㄢˊㄓㄨㄕˋㄓㄣㄍㄨㄟˋ˙ㄉㄜㄓㄨㄤㄕˋㄆㄧㄣˇㄧㄡˇㄊㄧㄢㄖㄢˊㄏㄢˋㄖㄣˊㄍㄨㄥㄧㄤˇㄓˊㄌㄧㄤˇㄓㄨㄥˇㄖㄨˊ:「ㄓㄣㄓㄨ」。
  2. ㄩㄢˊㄒㄧㄥˊㄒㄧㄤˋㄓㄨ˙ㄗ˙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ㄧㄢˇㄓㄨ」、「ㄉㄢˋㄓㄨ」、「ㄅㄛㄌㄧˊㄓㄨ」。
  3. ㄓㄨㄙㄨㄢˋㄩㄥˋㄙㄨㄢˋㄆㄢˊㄐㄧˋㄕㄨˋ˙ㄉㄜㄈㄤㄈㄚ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珠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ū
解釋:
  1. 蚌殼內所生的晶瑩圓形顆粒。當砂粒竄進蚌殼內,蚌體受到刺激,常用膜緣摩擦,而所分泌的珍珠質,就附在物體表面,漸久漸大,即形成珠。
    【例】珍珠
  2. 泛稱圓形顆粒狀的東西。
    【例】彈珠、眼珠、淚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ū
解釋:
[名]
1.蚌殼內所生的圓形物質。當砂粒竄進蚌殼內,蚌體受到刺激,常用膜緣摩擦,而所分泌的珍珠質,就附在物體表面,漸久漸大,即形成珠。《書經.禹貢》:「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
2.泛稱圓形的顆粒。如:「彈珠」、「眼珠」。北周.庾信〈和靈法師遊昆明池〉詩二首之二:「碎珠縈斷菊,殘絲繞折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ad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指電腦儲存器的相鄰N字向量。它是組成叢(plex)的元。
(二)指包圍同軸電纜內部導線的絕緣體。
(三)小的程式次常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蚌殼內所生的圓形物質。當砂粒竄進蚌殼內,蚌體受到刺激,常用膜緣摩擦,而所分泌的珍珠質,就附在物體表面,漸久漸大,即形成珠。
  2. [[名] ] 泛稱圓形的顆粒。
  3. [[名] ] 切碎的顆粒。
同義詞: 珠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珠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