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知的欲望 - 教育百科
求 | |
知 | |
的 | |
欲 | |
望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Wissen-gierde, Desire to Pursue Knowledge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最早認為人有求知的欲望的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認為人有知、情、意,而把知識的追求擺在第一位。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受其影響,認為人類學的研究,要從知、情、意入手,並認為研究人類學可以獲得世界知識。到了現代,瑞士教育人類學家波特曼(Adolf Portmann)對於教育人類學的研究,主張人的表象,最重要的是人有求知的欲望,而求知的欲望也是人的進化的根源。 波特曼認為求知的欲望成為人的改變的前提,因為在原始時,他的創造是基於好奇,又由於好奇而創造了新的社會形式;在新的社會形式中,人有新的生活形式。人的生活形式特殊的性質是對環境的體驗,而體驗是靠精神來把握。 求知欲望的過程包括三階段:(1)好奇:產生了追求知識的動機;(2)創造:有了知識以後,產生創造的衝動;(3)愉快:獲得知識以後,有成就的滿足,產生喜悅。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