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統一資源定位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作者: 余顯強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簡稱URL),亦稱為統一資源定位器。最初是由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簡稱WWW)的發明人英國物理學家Tim Berners Lee針對資源定址所設計的格式,之後通過全球資訊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W3C)成為網際網路的RFC1738標準。
URL是用於網際網路(Internet)上資源定址的協定,提供使用者端連結伺服器時,提出服務的要求,以及指定要求資料的位置與資料的檔案名稱。因此有其規範的語法:
method://[user:password][@]hostname[:port][/pathname[/filename]][/]
註:方括號[ ] 表示非必要之項目由於URL語法必須指示伺服器執行的服務種類,因此下列是一些常見的URL命令:  URL的命令必須決定於伺服器是否有提供對應的服務,例如執行檔案傳輸的ftp協定,連結至臺灣大學的檔案傳輸(FTP)伺服器時,可以如下列範例的使用方式,下載該伺服器內的檔案:ftp://ftp.ntu.edu.tw。而如果是要使用超文本傳輸協定(HTTP),則可以輸入如下列的範例:http://www.naer.edu.tw/
表示送出一個要求執行http協定(也就是全球資訊網協定),給網域名稱為「www.naer.edu.tw」的伺服器主機,因為並未指定要求的文件檔名,因此伺服器會以預設的檔案回應。依此例子,伺服器會將網站的首頁作為回應的結果。Tim Berners-Lee, Larry Masinter&Mark McCahill (1994). RFC 1738 -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Retrieved March 4, 2012, from http://www.faqs.org/rfcs/rfc1738.html.
參考資料:
Tim Berners-Lee, Larry Masinter&Mark McCahill (1994). RFC 1738 -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Retrieved March 4, 2012, from http://www.faqs.org/rfcs/rfc1738.html.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統一資源定位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