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硬酸鹼原理 - 教育百科
軟 | |
硬 | |
酸 | |
鹼 | |
原 | |
理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oft-Hard-Acid-Base Concept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根據路易士的酸鹼觀念,將酸與鹼結合反應趨勢及生成物之穩定性之定性判斷之原理。乃美國化學家皮爾遜(R.G. Pearson)於1963年從大量的酸鹼反應及酸鹼錯合物的性質中,總結出的一種經驗規則。其原理為:硬酸傾向與硬鹼結合,軟酸傾向與軟鹼結合。所謂硬酸是指正電荷密度高,體積小,極化性低,能接受電子對之物質,例如H+,Li+,Na+,K+,Be+2,Mg+2,Ca+2,S6+2,Mn+2,Cr+3,Fe+3等,硬鹼是指負電荷密度高,體積小,極化性低,能供應電子對之物質,例如H2O,OH-,F-,Cl-,NO3-,SO42-,F2,O2,N2等。所謂軟酸是指正電荷密度低,體積大,極化性極高,能接受電子對之物質,例如Cu+,Ag+,Au+,Hg+,Hg2+,I2,Br2等。軟鹼是指負電荷密度低,體積大,極化性高,能供應電子對之物質,例如I-,SCN-,CN-,CO等。據此,能規納一些化學現象,例如HF比HI穩定,是由於HF是硬一硬結合而HI是硬一軟結合。該原理廣泛使用於研究錯鹽化學的錯合物之穩定性,反應性,以及了解金屬觸媒的反應機構。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軟硬酸鹼原理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