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兒童期精神分裂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作者: 王振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期精神分裂症」為一種精神病,表現多重心理過程的特殊症狀,包括思想、知覺、情感、自我意識、意志、與外界的關係及精神動作反應方面的異常:(1)思想內容與形式:古怪的妄念及思想錯亂不連貫;(2)知覺:脫離現實各種形式之幻覺,特別是聽幻覺;(3)情感:遲鈍、平板或不合宜的情緒反應;(4)自我意識:自我感喪失,對自我認同和生存意義極端困惑;(5)意志:在自發的、目標導向的行為上有缺損而影響其工作及其他角色功能;(6)與外界關係:常表現自外界退縮的傾向,猶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7)精神動作反應:對環境的反應力降低,或出現無目的、反覆性動作。
  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出版的〔心理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III),並未將兒童期精神分裂症單獨另歸一類,而統括於精神分裂症中。其診斷標準主要有三:(1)在工作、社會關係及自我照顧方面顯示功能上的衰敗;(2)出現心理上的困擾如妄念、幻覺、自我感喪失、退縮、情感反應平淡或遲鈍;(3)發病持續期間至少六個月以上。
  兒童期精神分裂症通常在七、八歲開始出現症狀,至青少年期間或成年初期,才呈嚴重的病狀。在一九三○年至一九六○年之間,學界常將兒童期精神分裂症與自閉症混為一談,或視自閉症為一種最早型式的精神分裂症。近來,則趨於將自閉症與兒童期精神分裂加以區別。自閉症通常在二、三歲即出現症狀,兒童期精神分裂症最早約在七、八歲發病。此外,自閉症兒童常有語言及人際關係的障礙,唯腦波正常,且無妄想或幻覺現象,而兒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語言及人際互動方面通常可以正常的發展,在病發時才表現語無倫次、退縮自閉,其腦波大都顯示異常。(參見「自閉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期精神分裂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