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參照架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所謂參照架構是指一個人在判斷自己的能力時所參照的標準。對於參照架構提出比較完整的理論的是馬許(H.W. Marsh)的內在和外在參照架構模式。馬許認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由內在比較和外在比較而得。例如,一個學生覺得他的數學成績比其他科目的成績要好,就將對數學有正向的概念。反之,若是他覺得數學成績比其他科目差,他將對數學有負向的概念。這學生是以他自己各科的成績作為內在的參照架構,來判斷他數學的能力。此外,班上其他同學的數學成績亦可作為他外在比較的依據。若是他的數學成績比其他同學的數學成績好,他會對數學有正向的概念。反之,則有負向的概念。一個人可綜合內外在的比較,而對自己各種成就表現的自我概念有個完整的看法。
  馬許的內在外在參照架構模式主要是得自薛佛森等人(Shavelson)的構想。薛佛遜認為早期的學者們對於自我概念的理論和測量方法並沒有說得非常清楚,他指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應該是由自己對經驗的知覺及對環境的評鑑所形成。此外,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有可能會受到重要他人的評鑑、增強及自己對行為的歸因所影響。因此馬許的內在外在參照架構模式不只可增進自己對某個學科成績表現的了解,亦可對自己的自我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參照架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