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埕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ㄊㄨ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ché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ㄊㄧㄥˊㄩㄢˋㄏㄨㄛˋㄎㄞㄎㄨㄛˋ˙ㄉㄜㄉㄧˋㄈㄤㄔㄤˊㄗㄨㄛˋㄨㄟˊㄉㄧˋㄇㄧㄥˊㄩㄥˋㄗˋㄖㄨˊ:「ㄇㄧㄠˋㄔㄥˊ」、「ㄧㄢˊㄔㄥˊ」、「ㄉㄚˋㄉㄠˋㄔ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埕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éng
解釋:
[名]
1.小口的盛酒器具。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二折:「隔壁三家醉,開埕十里香。」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八齣:「便是這酒埕子漏了,則怕酒少,煩老官兒遮蓋些。」
2.臺灣、大陸地區福建沿海一帶養殖海蟶、海蛤的場地。清.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動物可種》:「閩人濱海種蟶,有蟶田,亦曰蟶埕。」
3.沿海的鹽田。如:「鹽埕」。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漳州府志.鹽法考》:「土人以力畫鹽地為埕,漉海水注之,經烈日曝即成鹽。」
4.臺灣、閩南地區稱庭院或場地為「埕」。如:「稻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â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庭院、廣場、曬物場。
同義詞: 埕斗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埕斗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