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性器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hallic Stage
作者: 陳聰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將人格發展的歷程分為五個時期,其中第三個時期為性器期。
  佛洛伊德提倡的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sis Theory)採人格發展是基於本能(instinct)發展的觀點。本能會促使身體產生緊張並獲取快感,當它集中在某一部位時則稱為慾帶(erogenous zone)。身體主要慾帶的發展和改變是由生物成因決定,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慾帶會不斷的改變。個體發展歷程中,慾帶第三個集中部位是性器官,因而有性器期之稱。
  此時期大約在三至五歲左右。兒童此時有了性別不同之概念,並對自己的性器官產生興趣。在行為上男童會模仿父親,但卻以母親為愛戀對象,稱為「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女童會模仿母親,但卻以父親為愛戀對象,稱為「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此兩種現象又可統稱之為「戀親情結」。在人格發展過程中,戀親情結為過渡性的正常現象,但必須化解後才能順利發展。化解過程是先由兒童的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轉化為三者的協調,例如男童先由嫉妒父親,轉而模仿父親的行為,並經內在化而形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才算完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性器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