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曙鳳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曙鳳蝶 Atrophaneura horishana 為台灣特有種,目前為行政院農委會公告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第二類「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屬大型鳳蝶類。雄蝶翅底色均為藍黑色,後翅內緣反摺內有白色性毛;雌蝶翅底色則為黃灰色,體型較雄蝶大。 本種一年一世代,幼蟲以大葉馬兜鈴、異葉馬兜鈴和港口馬兜鈴等為食,成蟲主要發生期為 7~9 月,常成群訪花吸蜜或於樹冠層上飛翔。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海拔 1000~2500 公尺之山地。有關本種之描述主要引用李和王 (1990、2002)、徐 (1999) 及顏和楊 (2000) 所發表之文獻內容。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曙鳳蝶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中文屬名: 曙鳳蝶屬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科名: 鳳蝶科
中文亞科名: 鳳蝶亞科
中文族名: 裳鳳蝶族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種小名: horishana
拉丁族名: Troidiini
拉丁亞科名: Papilionin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科名: Papilion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中文總科名: 鳳蝶總科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屬名: Atrophaneur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目名: 鱗翅目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apilion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曙鳳蝶
英文名: Atrophaneura horishana
描述:
大型鳳蝶,有明顯的雌雄二型性。軀體主頭色彩呈桃紅色及黑色。雄蝶翅背面呈泛藍色的黑色; 雌蝶翅翅背面大部分呈黃灰色,在後翅外半部有黑斑。翅腹面色彩較淺,後翅外半部有一大片桃紅色斑,其內有鮮明的黑斑點,看起來仿彿帶種子的西瓜肉。內緣褶內密生白色綿狀毛。
分布:
本種是是著稱於世的臺灣特有種,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中部山地。
作者: 徐堉峰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