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污染物表徵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llutant Characteriza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分析、鑑定污染物的物理化學性質,闡明或評估污染物理化特性與它們在環境或介質中發生的物理化學行為及其關係。污染物的物理特性,在氣態、液態與固態中,各有其重要的表徵參數,如氣體污染物的壓力,液態污染物的揮發性,固體污染物的比表面及粒度等。污染物的化學特性,主要有化學組成、存在的化學狀與結溝,以及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性質變化等。污染物的物理化學特性,在大氣、水、土壤境和生物有機體中,以及從發生源的排放、遷移是多變且複雜的,是反映污染特徵與污染效應的重要因素。污染物的表徵為認識污染規律、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探索污染過程等所不可少的環節,是環境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物理表徵與化學表徵方法與技術的不斷提高,環境化學研究得以更進一步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污染物表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