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皮皮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 pí
解釋: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維吾爾族,管身用蘆葦製作,上端由兩塊木片將葦管壓扁,與管身成十字形,再將吹嘴修製成簧片,管身正面開八個方形按音孔,流行於新疆南部的和闐、麥蓋提地區,音色沉厚優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皮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每一片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皮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î-phî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厚臉皮、不在乎。
    例如:伊逐項代誌攏激皮皮,毋驚人共伊笑。I ta̍k hāng tāi-tsì lóng kik phî-phî, m̄ kiann lâng kā i tshiò. (他每件事都裝得不在乎,不怕人家譏笑他。)
同義詞: 大面神、厚面皮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皮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