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料獲取與收集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ata Capture and Collection
作者: 莊道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料獲取(Data Capture)是資料輸入(Input)電腦後,在進入電腦處理機(Processor)與儲存器之前,一項暫時性的資料儲存步驟。此步驟是當資料由各種輸入裝置(Input Device)(如鍵盤、語音輸入器、光筆等)輸入電腦後,需先透過資料獲取的功能將資料抓住,接著經過資料轉換(Data Conversion)過程,將獲取的資料轉換成電腦可以處理的機械碼後,才能正式進入電腦內,供電腦處理機作進一步的處理或運算。當資料經由各種輸入設備輸入後,在資料獲取階段需從事資料品質的控制,以確保資料正確且完整的為電腦所獲取。因此,資料獲取品質控制的目標,包括資料錯誤的防犯、資料錯誤的偵測及資料錯誤改正等3項。
  此處所謂的資料收集(Data Collection)特別是指利用電腦終端機從事不同形式資訊的收集與利用,尤其特指資料收集電腦終端機(Data Collection Terminals)。資料收集終端機常被使用於工廠或各種自動化機械設備上,用來蒐集各種自動化機械設備或工具機所傳來的訊號、數據、影像或整流波型,用以監控各種自動化設備或工具運作的情況。而各種不同形式的資訊經過終端機接收後,除了顯示於終端機的螢幕上外,更可被記錄儲存起來,從事進一步的資料分析或控制使用。
  電腦資料獲取與收集是電腦資料輸入與資料顯示過程中,一項極為基本且重要的作業。如何確保電腦資料獲取與收集的品質,是輸出入介面設計上,一項重要的關鍵。尤其現今各種自動化設備監控的設計或多媒體資料輸入設備的設計與品質控制,都涉及到資料獲取與收集的精確性問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料獲取與收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