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黑斑叉鼻魨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黑斑叉鼻魨
英文名: Arothron nigropunctatus
描述:
體長橢圓形,體頭部粗圓,尾柄側扁。體側下緣無縱行皮褶。口小,端位;上下頜各有2個喙狀大牙板。吻短,圓鈍。眼中大,側上位。無鼻孔,兩側各具一個叉狀鼻突起。除吻端、鰓孔周圍與尾柄外,全身佈滿小棘。背鰭圓形至稍微尖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10-11;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10-11;無腹鰭;胸鰭寬短,後緣呈圓弧形;尾鰭寬大,呈圓弧形。體背部褐色,腹部白色,體具不大於瞳孔之黑點,數量遠少於星斑叉鼻魨(A. stellatus),直徑卻較大,且多集中於腹部;吻與鰓孔黑色;肛門上有一黑斑;胸鰭基黑色。各鰭淺灰色或白色,無小黑點;但尾鰭色深,鰭緣白色。此種體色變化很大;幼魚背部黑色,腹部深棕色;背部有小黑點,愈往側邊黑點愈大,腹部黑點稀少;各鰭白色,但尾鰭色深。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台灣各地海域均產。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lack-Spotted Blaasop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Arothron nigropunctatu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形態:
體短,球型;體背藍褐色;腹部白色;體側具有許多大小黑點;各鰭深色;體型小,體長可達20公分。
分布:
南日本、中國大陸沿岸、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區的熱帶海域。
生態習性:
喜棲息於岩礁地帶,嗜食蝦、貝類的肉食性魚類。
利用:
飼養容易,供觀賞用。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魨目(Order Tetraodont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魨亞目(Suborder Tetraodont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四齒魨科(Family Tetraodontidae),Globefishes,Puffers,Swellfihes
上科:
魨上科(Superfamily Tetraodont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黑斑叉鼻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