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姬雙尾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姬雙尾蝶 Polyura narcaea meghaduta為大型蝶類,後翅具兩個尾突,並在尾突上有藍色亮鱗。翅底色白色帶有珍珠光澤,背富兩面的斑紋相似,以腹面較為亮麗。前後翅內緣的斑紋連成「卜」字形,外緣也有一條帶狀紋相連。後翅外緣有一排黑點。幼蟲寄主植物為榆科的山黃麻、台灣朴樹,豆科的頷垂豆以及薔薇科的墨點櫻桃等。幼蟲孵化後會在葉面上吐絲造「蟲座」,棲息在蟲座上取食蟲座外的葉子。成蟲吸食水果腐汁、樹液、糞便、尿液甚至垃圾餿水,並在溼地溪水,雄蝶具有領域性。成蟲全年出現,冬季較少,分布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在中國大陸東南部有另一亞種分佈。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姬雙尾蝶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亞科名: 螯蛺蝶亞科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中文族名: 螯蛺蝶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鱗翅目
中文科名: 蛺蝶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Charaxinae
拉丁亞種名: meghaduta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屬名: Polyura
拉丁族名: Charax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拉丁科名: Nymphaliae
拉丁種小名: narcae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