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篹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ㄓㄨˊ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suǎnzhuànzuǎ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àn
解釋:
[動]
1.著述、寫作。同「撰」。《漢書.卷三○.藝文志》:「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篹,故謂之論語。」
2.陳設食物。同「饌」。《漢書.卷九八.元后傳》:「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為文母篹食堂。」
注音:
漢語拼音: suǎn
解釋:
[名]
古代用來裝盛食品的竹器。《禮記.明堂位》:「薦用玉豆雕篹。」
注音:
漢語拼音: zuǎn
解釋:
[動]
蒐集、編輯。通「纂」。《新唐書.卷一九九.儒學傳中.路敬淳傳》:「數受詔篹輯慶卹儀典,武后稱之。」
[名]
(二)[名]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 ㄓㄨㄢˋ

1. 著述、寫作。同「撰」。《集韻.上聲.獮韻》:「𥲻(篹),述也。」《漢書.卷三○.藝文志》:「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篹,故謂之《論語》。」

2. 陳設食物。同「饌」。《漢書.卷九八.元后傳》:「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為文母篹食堂。」

㈡ ㄙㄨㄢˇ

古代用來裝盛食品之竹器。《玉篇.竹部》:「𥲻(篹),󰸂(器)名。」《廣韻.上聲.緩韻》:「𥲻(篹),籮屬。」《禮記.明堂位》:「薦用玉豆雕篹。」《禮記.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食於篹者盥。」漢.鄭玄.注:「篹,竹筥也。」

㈢ ㄗㄨㄢˇ

1. 蒐集、編輯。通「纂」。《新唐書.卷一九九.儒學列傳中.路敬淳》:「數受詔篹輯慶卹儀典,武后稱之。」

2. ㄙㄨㄢˇ之又音。

注音: ㈠ㄓㄨㄢˋ ㈡ㄙㄨㄢˇ ㈢ㄗㄨ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