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隨班就讀(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徐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隨班就讀是殘疾兒童接受教育的一種方式。在普通學校招收能夠跟班學習的殘疾學生,包括肢殘、輕度弱智、弱視和重聽(在中國大陸包括經過聽力語言訓練後達到三級康復標準的聾生)等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的重點工作地區在農村。一九八九年八月,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委託北京市、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遼寧省、黑龍江省、河北省和甘肅省八個省市進行盲童和弱智兒童隨班就讀的試驗,內容包括:(1)確定隨班就讀的學生對象。確定何種殘疾程度的盲童和弱智兒童適合隨班就讀,如何組織合適的盲童和弱智兒童隨班就讀。(2)解決隨班就讀的師資問題。探討如何動員教師作好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準備,如何組織教師參加業務培訓和指導。(3)做好教育和教學方面的工作。解決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法、教學評估等方面的問題,力求既能照顧殘疾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又不影響正常學生的教學。據一九九○年統計,全大陸參加隨班就讀試驗的殘疾兒童達到一千九百人左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隨班就讀(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