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圂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ㄨㄟ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huànhù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ùn
解釋:
[名]
1.豬圈。《玉篇.囗部》:「圂,豕所居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豕出圂,壞都灶,銜其鬴六七枚置殿前。」
2.廁所。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上.釋宮》:「圂,廁也。」
注音:
漢語拼音: huàn
解釋:
[名]
家畜。同「豢」。《禮記.少儀》:「君子不食圂腴,小子走而不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ㄏㄨㄣˋ

1. 豬圈。段注本《說文解字.囗部》:「圂,豕廁也。」《玉篇.囗部》:「圂,豕所居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豕出圂,壞都灶,銜其釜六七枚置殿前。」《新唐書.卷三六.五行志三》:「豕出圂舞。」

2. 廁所。《廣雅疏證.卷七上.釋宮》:「圂,廁也。」《墨子.備城門》:「五十步一廁,與下同圂。」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卷一四.備城門》:「上廁為城上之廁,圂則城下積不潔之處。」

㈡ㄏㄨㄢˋ

家畜。同「豢」。《說文解字.囗部》「圂」字清.段玉裁.注:「謂豕廁為圂,因謂豕犬為圂耳,引伸之義。」《禮記.少儀》:「君子不食圂腴,小子走而不趨。」

注音: ㈠ㄏㄨㄣˋ ㈡ㄏㄨ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圂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