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屣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鞋子。
    【例】敝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鞋子。如:「敝屣」。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輕之若脫屣,視之若鴻毛。」
[動]
1.拖著鞋走路。《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駰由此候憲,憲屣履迎門。」唐.章懷太子.注:「屣履,謂納履曳之而行,言匆遽也。」
2.放下、拋棄。《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鞋。如:「敝屣」。《玉篇.尸部》:「屣,履也。」南朝梁.蕭統《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陶淵明集序》:「輕之若脫屣,視之若鴻毛。」《紅樓夢》第一回:「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狂落拓,麻屣鶉衣。」

2. 拖曳著鞋行走。《廣韻.上聲.紙韻》:「屣,履不躡跟。」《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規素聞符名,乃驚遽而起,衣不及帶,屣履出迎。」《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駰由此候憲,憲屣履迎門。」

3. 放下、拋棄。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

@B04956

注音: ㄒ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屣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