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撫仙湖蟲屬 - 教育百科
撫 | |
仙 | |
湖 | |
蟲 | |
屬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蟲體大致可區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背側還有一個半圓形的頭甲,由頭向後覆蓋三個胸節;整個蟲體在頭之後,共分為31個體節,頭甲之下的3個體節與其後15個體節構成較寬的胸節,較窄長的腹部則有13個體節,以及指向後的尾刺。 頭的前端有一對帶柄的複眼,在腹側的最前緣有一對由11-15節所組成的短鬚;其後有一對由8個肢節所構成向後伸的附肢,附肢基部粗大並向後方逐漸變細;在此之後還有2對雙支型附肢。 胸節腹側有35-45對雙支型附肢,內足粗壯,由25個類似的足節所構成,足端沒有爪或棘刺狀的構造,外肢則呈卵形片狀;由於在腹側的附肢與胸節數目(18個)在數目上很不相稱,因此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假分節(pseudosegmentation)的原始特徵。 腹部沒有附肢,在末端有倒三角形的尾刺,兩側還有一對腹尾刺,尾部構造看起來很像是古生代的葉蝦類(phyllocarids)甲殼動物。 撫仙湖蟲僅見於澄江生物群,目前已知僅有「延長撫仙湖蟲」( Fuxianhuia protensa Hou, 1987)一種,最大化石曾有11公分體長的紀錄;根據外部形態與消化道內含物推測,撫仙湖蟲可能為肉食性動物。 |
|
知識 1: " 蟲體大致可區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背側還有一個半圓形的頭甲,由頭向後覆蓋三個胸節;整個蟲體在頭之後,共分為31個體節,頭甲之下的3個體節與其後15個體節構成較寬的胸節,較窄長的腹部則有13個體節,以及指向後的尾刺。 頭的前端有一對帶柄的複眼,在腹側的最前緣有一對由11-15節所組成的短鬚;其後有一對由8個肢節所構成向後伸的附肢,附肢基部粗大並向後方逐漸變細;在此之後還有2對雙支型附肢。 胸節腹側有35-45對雙支型附肢,內足粗壯,由25個類似的足節所構成,足端沒有爪或棘刺狀的構造,外肢則呈卵形片狀;由於在腹側的附肢與胸節數目(18個)在數目上很不相稱,因此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假分節(pseudosegmentation)的原始特徵。 腹部沒有附肢,在末端有倒三角形的尾刺,兩側還有一對腹尾刺,尾部構造看起來很像是古生代的葉蝦類(phyllocarids)甲殼動物。 撫仙湖蟲僅見於澄江生物群,目前已知僅有「延長撫仙湖蟲」( Fuxianhuia protensa Hou, 1987)一種,最大化石曾有11公分體長的紀錄;根據外部形態與消化道內含物推測,撫仙湖蟲可能為肉食性動物。"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撫仙湖蟲屬 | |
中文類名: | 節肢動物門 |
中文類群名: | 澄江生物群 |
分類: | 澄江生物群化石 |
學域-大分類: | 地質-化石類 |
紀錄類別: | 澄江生物群化石知識單元 |
英文類名: | Arthropoda |
英文類群名: | Chengjiang biot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