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戳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ㄍㄜ
  • 部首外筆畫 14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chuō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ˇㄔㄤˊㄊㄧㄠˊㄒㄧㄥˊㄨˋㄊㄧˇㄐㄧㄢㄉㄨㄢㄔㄨˋㄘˋㄖㄨˊ:「ㄔㄨㄛㄆㄛˋ」、「ㄔㄨㄛ˙ㄍㄜㄉㄨㄥˋ」。
  2. ㄊㄨˊㄓㄤㄧㄣˋㄐㄧˋㄖㄨˊ:「ㄧㄡˊㄔㄨㄛ」、「ㄔㄨㄛㄐ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戳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ō
解釋:
  1. 以長條形物體尖端觸刺。
    【例】戳破、戳個洞 ◎
  2. 圖章、印記。
    【例】郵戳、戳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ō
解釋:
[動]
1.以物體的尖端觸刺。如:「戳個洞」、「戳破」。《宋史.卷二○一.刑法志三》:「蘇州民張朝之從兄以槍戳死朝父,逃去。」《紅樓夢》第三○回:「便咬著牙用指頭狠命的在他額顱上戳了一下。」
2.豎立。如:「把棍子戳在地上。」
[名]
圖章、印記。如:「郵戳」。《福惠全書.卷四.蒞任部.酬答書札》:「如發回書,即于前件下註某日發回書訖,上用銷號小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o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剔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