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灰貂鯊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灰貂鯊
英文名: Mustelus griseus
描述:
體形頗修長。頭平扁。吻中長,呈拋物線。眼橢圓形,眼眶隆脊明顯,具瞬褶。前鼻瓣稍延長如葉片狀;不達口裂;不具口鼻溝。口裂呈折角狀;上唇溝不及上頜縫合部,等長或略短於下唇溝;齒細小而多,舖石狀排列,上下頜齒同形,多行在使用,上下頜各成一齒帶,齒平扁圓凸。噴水孔小。盾鱗具1-3棘突3縱脊。背鰭2個,形狀相同,第二背鰭較小;前緣圓凸,後緣深凹,上角鈍尖,下角延長尖突;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外角稍後之上方;第二背鰭起點在臀鰭之前;腹、臀鰭皆較第二背鰭小;胸鰭等大或略大於第一背鰭;尾鰭狹長,稍大於頭長,上葉頗發達,下葉前部稍突出,中部較低,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一致為淡灰褐色,腹面淡色,體表任何無白點、暗點及暗色斑。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韓國、中國、越南及日本,菲律賓可能也有分布。臺灣多分布於澎湖及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