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靛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ㄖㄢˇㄌㄧㄠˋㄨㄟˊㄊㄧㄢㄖㄢˊ˙ㄉㄜㄑㄧㄥㄙㄜˋㄖㄢˇㄌㄧㄠˋ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ㄉㄧㄢˋㄑㄧㄥ」、「ㄌㄢˊㄉㄧㄢˋ」。
  2. ㄌㄢˊㄙㄜˋㄩˇㄗˇㄙㄜˋㄏㄨㄣˋㄏㄜˊㄦˊㄔㄥˊ˙ㄉㄜㄧㄢˊㄙㄜˋㄖㄨˊ:「ㄘㄞˇㄏㄨㄥˊㄧㄡˇㄏㄨㄥˊㄔㄥˊㄏㄨㄤˊㄌㄩˋㄌㄢˊㄉㄧㄢˋㄗˇㄑㄧ˙ㄍㄜㄧㄢˊㄙ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àn
解釋:
  1. 一種天然的青色染料,用藍草的葉子浸水加石灰沉澱而成。 △靛青、藍靛、藍澱
  2. 藍色與紫色混合而成的顏色。
    【例】彩虹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顏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àn
解釋:
[名]
1.一種天然的青色染料,用藍草的葉子浸水加石灰沉殿而成。也稱為「靛青」、「藍靛」、「藍澱」。
2.藍色與紫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如:「彩虹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顏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一種天然青色染料,以藍草葉子浸水加石灰沉澱而成。或稱為「靛青」、「藍靛」、「藍澱」。《老殘遊記》第二回:「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九命奇冤》第九回:「易行在這裡,天天出去,恐怕被他們教壞,……在省城同他謀一個粗工生活,叫他去做,橫豎在家裡也是窮,工錢是不必計較的,好叫他離了靛缸,染不著顏色。」

2. 藍色與紫色混合而成之顏色。如:「彩虹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顏色。」

注音: ㄉ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靛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