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劊子手 - 教育百科
ˋ
˙
ˇ
  • 漢語拼音 kuài zi shǒ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ài zi shǒu
解釋:
  1. 古代稱以執行死刑為業的人。今泛指殺人的凶手。
    【例】警方經過縝密的調查及布網,終於逮捕這件凶殺慘案的劊子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劊子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ài zi shǒu
解釋:
1.以執行死刑為業的人。《通俗常言疏證.獄訟.劊子手》引《通訓》:「今大辟刑人者,蘇俗謂之劊子手。」《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如說有水有蟻,挖開了不是,即于挖的時候,帶一個劊子手,一刀把這奴才的狗頭斫下來。」
2.泛指殺人或破壞環境的凶手。如:「古時橫徵暴斂的貪官汙吏,簡直就像是屠殺人民的劊子手。」「許多外來物種適應力極強,往往是破壞生態的劊子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劊子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