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皓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à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ào |
解釋:
[形] 1.白、潔白。如:「皓髮」、「明眸皓齒」。《漢書.卷四○.張良傳》:「年皆八十有餘,須眉皓白,衣冠甚偉。」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詞:「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2.光明、明亮。如:「皓月當空」。唐.杜牧〈長安夜月〉詩:「寒光垂靜夜,皓彩滿重城。」宋.姜夔〈踏莎行.燕燕輕盈〉詞:「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名] 姓。如春秋時越國有皓進。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hō |
音讀: | hōo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