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Odontoschisma denudatum - 教育百科
O
d
o
n
t
o
s
c
h
i
s
m
a
d
e
n
u
d
a
t
u
m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Odontoschisma denudatum
描述:
植物群生於山地的腐木上。綠色~赤褐色。莖1~2cm長,倒伏,自基部長出分枝及鞭枝,常常莖與枝先端變成鞭枝狀。假根出生於莖的基部與鞭枝上。葉疊生,斜生,偏向背側,凹,圓形,圓頭,全緣,背緣內曲。葉細胞20~30μm,薄壁,三角隅巨大,表面平滑或具有微疣。每細胞有2~7個油體,圓~橢圓形,5~10μm,內部有小顆粒。腹葉小或無。雌雄異株。雌苞位於短枝上,苞葉與腹苞葉卵形,2裂,裂深1/3,裂片銳頭,邊緣具有齒。蒴萼高出,紡錘形,下方綠赤色,上方無色3褶,口部逐漸狹窄,口綠有細齒。雄苞位於短枝上,苞葉數對。
分布:
臺北陽明山,新竹鴛鴦湖,嘉義上玉山沿線,阿里山;北溫帶型。
作者: 林善雄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