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炬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ㄨㄛˇㄅㄚˇㄖㄨˊ:「ㄏㄨㄛˇㄐㄩˋ」、「ㄇㄨˋㄍㄨㄤㄖㄨˊㄐㄩˋ」。
  2. ㄓㄨˊㄖㄨˊ:「ㄌㄚˋㄐㄩˋ」。
  3. ㄈㄣˊㄖㄨˊ:「ㄈㄨˋㄧˊㄐ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火把。
    【例】火炬、蠟炬、目光如炬
  2. 火。
    【例】付之一炬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火把。如:「火炬」、「目光如炬」。唐.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宋.陸游〈夜行〉詩:「路長憂炬盡,馬弱畏泥深。」
2.量詞。古代計算燈燭等的單位。唐.韋莊〈南鄰公子〉詩:「南鄰公子夜歸聲,數炬銀燈隔竹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火把,火、大火。如:「火炬」、「付之一炬」。《玉篇.火部》:「炬,火炬。」《史記.卷八二.田單列傳》:「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梁書.卷五○.文學列傳下.劉峻》:「峻好學,家貧,寄人廡下,自課讀書,常燎麻炬,從夕達旦。」唐.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2. 蠟燭。唐.杜甫〈陪章留後侍御宴南樓〉詩:「出號江城黑,題詩蠟炬紅。」唐.李商隱〈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3.量詞。古代用於計算燈燭等。《宋史.卷六二.五行志一下》:「(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己未,河中府寶鼎縣瀵泉有光,如燭焰四五炬,其聲如雷。」唐.韋莊〈南鄰公子〉詩:「南鄰公子夜歸聲,數炬銀燈隔竹明。」

注音: ㄐ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炬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