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竹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ㄉㄨㄛㄋㄧㄢˊㄕㄥㄔㄤˊㄌㄩˋㄓˊㄨˋㄓㄨㄥˇㄌㄟˋㄐㄧˊㄉㄨㄛㄧㄝˋㄒㄧㄥˊㄒㄧㄚˊㄔㄤˊㄩㄢˊㄐㄧㄥㄦˊㄓˊㄓㄨㄥㄎㄨㄥㄧㄡˇㄐㄧㄝˊㄈㄣㄉㄧˋㄕㄤˋㄐㄧㄥㄩˇㄉㄧˋㄒㄧㄚˋㄐㄧㄥㄉㄧˋㄒㄧㄚˋㄐㄧㄥㄒㄧㄤˋㄕㄤˋㄕㄥㄙㄨㄣˇㄎㄜˇㄕˊㄩㄥˋㄐㄧㄥㄓˊㄐㄧㄢㄖㄣˋㄎㄜˇㄍㄨㄥㄐㄧㄢˋㄓㄨˊㄗㄠˋㄓˇㄓˋㄑㄧˋㄉㄥˇㄩ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ú
解釋:
  1. 泛指禾木科竹屬植物。多年生常綠植物。莖細長,呈管狀中空,綠色,有節。葉片狹長,一端尖一端圓。地下莖可向上生筍。花白色,極小,竹子開花後通常隨即枯死。竹莖堅韌,可供建築製器之用。竹筍可供食用。
    【例】桂竹、孟宗竹 △竹子
  2. 樂器名。笛、簫之屬。
    【例】絲竹管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ú
解釋:
[名]
1.植物名。多年生常綠植物。莖木質,有隆起之節,節間部中空,細長作管狀,色綠。竹莖堅韌,可供建築製器之用。
2.樂器名。笛、簫之屬。《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3.簡冊。如:「竹帛」、「竹簡」。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
4.姓。如漢代有竹多同。
5.二一四部首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nito Del Monte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禾本科植物。泛指各種竹類植物。莖細長,呈管狀中空,綠色,有節。葉片狹長,一端尖一端圓。地下莖可向上生筍。竹莖堅韌,可供建築製器之用。
  2. [[形] ] 竹製的。
同義詞: 竹仔
音讀: ti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竹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