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完滿性 - 教育百科
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vollkommenheit, Uncompleteness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練習的過程是從「不完滿性」到「完滿性」;也就是說,那些「不完滿的」經過練習而使其更完滿,甚而達到完滿的境地。因此,重點放在練習的功能方面,也就是安排有計畫的、按部就班地實施,而且練習在採取下一個步驟之前,常常是反覆地實施,直到完全達到成就為止。
  練習在哲學人類學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人對某一件事情的練習,為了使「不完滿性」逐漸減少,而達到完滿性,通常所使用的方法為:(1)延長練習的時間;(2)增加練習的次數。
  在教育人類學中,也探討「完滿」的問題,認為人的進步是在追求「完滿」;所謂「完滿」是生活關係的理想化。因為人的生活,常常是不完滿,在生活中有許多的錯誤、負擔、權力與法律的誤用,造成一種令人遺憾的感覺。
  人的本身也不完滿,德國哲學家克來福(Bernhard von Clairvaur)認為人如不再進一步奮鬥追求完滿的話,就沒有一個人會完滿。克來福對人有很高的要求,他常常提出有關於人的問題,例如人本身是屬於什麼樣的地位?首先應該確定人的地位,然後才能求得「自我的完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不完滿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