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食物中毒性白血球減少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limentary Toxic Aleukia, ATA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亦稱分枝孢鐮孢菌食物中毒(Fusarium sporotrichoides food poisoning),指誤食野外越冬被分枝孢鐮孢菌感染的穀粒或其製品所引起的食物中毒。1913年以來流行於西伯利亞及蘇聯地區。病原為分枝孢鐮孢菌(Fusarium sporotrichoides)及早熟禾鐮孢菌(Fusarium poae),本菌有嗜冷之特性,0℃以下仍能發育繁殖,可產生多種單端孢黴毒素(trichothecene),如具血液毒的T-2毒素(T-2 toxin)而引起中毒。症狀為口腔燒灼感、厭食、嘔吐、腹瀉、發熱、出血性皮疹、齒齦及鼻出血、壞死性咽峽炎、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及敗血症,死亡率高(參見『鐮刀黴毒素』,fusarium toxin)。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食物中毒性白血球減少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