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憍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ㄒㄧㄣ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jiāoqiá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o
解釋:
[形]
1.驕傲。《集韻.平聲.宵韻》:「憍,矜也。」《淮南子.道應》:「數戰則民罷,數勝則主憍。」
2.恣意、放縱。《廣韻.平聲.蕭韻》:「憍,恣也。」《後漢書.卷二六.蔡茂傳》:「外戚憍逸,賓客放濫。」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o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ㄧㄠ

1. 驕傲。《集韻.平聲.宵韻》:「憍,矜也。」《戰國策.卷二二.魏一》:「君予之地,知伯必。憍而輕敵,鄰國懼而相親。」《淮南子.道應》:「數戰則民罷,數勝則主憍。」

2. 頭高仰。《莊子.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晉.郭象.注:「憍,高仰頭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七.莊子音義中》:「憍,李云:『高也。』司馬云:『高仰頭也。』」元.陳巖〈鬬雞石〉詩:「山頭化作千年石,盛氣飛憍不再萌。」

㈡ㄑㄧㄠˊ,ㄐㄧㄠ之又音。

注音: ㈠ㄐㄧㄠ ㈡(又音)ㄑㄧ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