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阿德勒,阿佛雷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dler, Alfred
作者: 劉麗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阿德勒,阿佛雷德為個別心理學創始人、人本心理學先驅。阿德勒於1870年2月7日生於奧國維也納。1895年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專攻眼科,之後轉為精神科醫生,並對孩童無法醫治的疾病有極大的興趣。1937年5月28日在蘇格蘭的阿巴頓(Alberdeen)演講時病倒,死於心臟衰竭。阿德勒與佛洛伊德(Freud)、容格(Jung)是發展心理動力治療的主要貢獻者之一。阿德勒重視人格的統一性,主張能從統整的觀點來了解人類。強調人類的行為皆有目的,人類的未來遠比過去重要,不但要創造更要演出自己的生活。阿德勒非常關切一般人,他直言無隱地評論學校改革、兒童養護實務,以及因衝突產生的偏見,來表達其『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的觀點。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被應用在教育與團體治療上,協助兒童、父母親、教師及社會服務人員。他最大的貢獻是提出「創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人們為提供社會最大的利益,會發揮潛能創造更多的活動,稱為創造性自我。他的思想和貢獻影響舞蹈治療的方向與內容。
參照:
《張氏心理學辭典》1992、《心理指導與心理治療、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施》民國八十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阿德勒,阿佛雷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