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板牆球 - 教育百科
ˇ
ˊ
ˊ
  • 漢語拼音 bǎn qiáng qi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n qiáng qiú
解釋:
1.一種球類運動。為英語paddle ball的意譯。由美國人厄爾銳斯於西元一九三○年發明。在一面為透明面,三面為牆的場地,以木製短柄拍打擊由三面牆及頂端天花板反彈回來的球,可選擇單打、雙打、三人對打、四人對打等形態。比賽時每一局可任選以十五分或二十一分計算,採三戰兩勝制。
2.板牆球運動用球。為正圓形橡皮製空心球,比網球略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板牆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