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渫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xi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1. 清除、除去汙泥。
    【例】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易經.井卦.九三》)
  2. 分散、發散。
    【例】粟有所渫(漢.鼂(ㄔㄠˊ)錯〈論貴粟疏〉)
  3. 汙濁、汙穢。
    【例】渫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è
解釋:
[動]
1.清除汙泥。《易經.井卦.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太平廣記.卷四二三.崔道樞》:「因井渫,得鯉魚一頭長五尺。」
2.分散、發散。漢.鼂錯〈論貴粟疏〉:「如此,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 。」
3.停歇、止息。三國魏.曹植〈七啟〉:「於是為歡未渫,白日西頹。」
[名]
1.汙濁、汙穢。《漢書.卷六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王襃》引漢.王襃〈聖主得賢臣頌〉:「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蹻而享膏粱。」唐.韓愈〈江西觀察使韋公墓誌銘〉:「人去渫汙,氣益蘇。」
2.姓。如明代有渫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淘井、除去汙泥。《說文解字.水部》:「渫,除去也。」《易經.井卦.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太平廣記.卷四二三.崔道樞》:「因井渫,得鯉魚一頭長五尺。」

2. 分散、發散。漢.鼂錯〈論貴粟疏〉:「農民有錢,粟有所渫。」

3. 停歇、止息。三國魏.曹植〈七啟〉:「於是為歡未渫,白日西頹。」

4. 汙濁、汙穢。《漢書.卷六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王襃》:「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唐.韓愈〈江西觀察使韋公誌銘〉:「人去渫汙,氣益蘇。」

5. 同「泄」:

⑴ 氣體或液體泄漏。晉.郭璞〈江賦〉:「磴之以瀿瀷,渫之以尾閭。」

⑵ 泄漏。《金史.卷五一.選舉志一》:「志泰和三年,上以彌封官渫語於舉人,敕自今女直司則用右選漢人封,漢人司則以女直司封。」

⑶ 疏通。晉.木華〈海賦〉:「群山既略,百川潛渫。」

6. 姓。如明代有渫升。

注音: ㄒ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