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側視雷達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ide Looking Radar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高解像力的雷達多半是側視的,遙測的方向非並垂直於載臺,而是以適宜的傾角向側方觀測。側視雷達是一種主動式的遙測感測器,雷達的天線在垂直於飛機飛行方向的平面,射出一束電磁能,對地面掃瞄。放射的電磁波屬於微波,經地面散射的微波,部份返回至雷達天線接收器,再經記錄後可製成影像。側視雷達放在飛機上則成了側視航空雷達(SLAR),放在衛星上則一般多為經合成之合成孔徑(SAR),以多點雷達訊號經計算合成為高解像力之雷達,因其為全天候、主動式遙測工具,故雷達衛星成為多雲地區的遙測新希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側視雷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side-looking radar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種主動式成像儀器,由發射器、天線、接收器等組成。在垂直於載具飛行方向,對側面地表發射無線電波,作線列式掃描,並接收自地物反射回的訊號以成像。側視雷達所用的頻帶K、X、C、L與P等,其波長約為1.5、3.2、5.0、22.0與67.0公分。於偵測時,電波能穿透大氣中的氣溶膠(aerosol)和雲霧,故側視雷達可供全天候作業。除具多波段性質外,側視雷達數位式影像亦能具有不同的水平與垂直偏極(polarization)。平行於載具的飛行方向稱作方位方向,是由線型的掃描行數依序排列而成。與方位方向垂直的是距離方向,由各行內取樣數所組成。每一取樣坐標代表瞬時雷達天線至地上目標物之傾斜距離。此類成像方式,幾何上稱為斜距投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側視雷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