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 - 教育百科
國 | |
語 | |
統 | |
一 | |
籌 | |
備 | |
委 | |
員 | |
會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伍振騖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為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前身,成立於民國十七年(1928)十二月。在此之前,清末民初即有少數學者倡議國語統一;辛亥革命成功,臨時教育會議於民國元年(1912)七月在北京召開,會中通過有關國語統一之議案多起,而教育部即根據其「籌議國語統一之進行方法」案,制定〔讀音統一會章程〕,於部內設專人籌開讀音統一會。二年二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開會,會期自二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二日,由教育部延聘及各省推派之代表吳敬恆等八十人出席,會議的成果計有:審定國音,制定注音字母及國音推行辦法。 讀音統一會開幕後,由於政局不靖,教育部無暇顧及國語的推行工作,於是在北京的統一會會員王璞等二十五人,乃組成讀音統一期成會,以民間的力量推行國語統一的工作。民國五年十月,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在會員的鼓吹與籌組下,於北京正式成立;次年,召開第一次大會,選舉蔡元培為會長,並擬定國語研究調查進行計畫書。七年,經國語研究會的請願,並得到第二次全國教育聯合會的響應,教育部終於公布注音字母;次年,教育部又依據國語研究會所擬正的進行計畫書,成立國語統一壽備會,開始以政府的力量來推行國語。 民國十七年(1928),北伐成功,國語統一籌備會改組為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聘定委員三十一人,由吳敬恆擔任主任委員;民國二十四年八月,教育部為積極推行國語,又將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改組為國語推行委員會,全面展開推行國語的活動。其間,抗戰初期及行憲後大陸局勢動盪,國語的推行工作一度受挫,但光復後的臺灣,自光復初期以至政府遷臺迄今,國語的推行一直進行不輟,成為全國推行國語績效最佳的地區。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