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瘧疾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üè j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瘧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üè jí |
解釋:
病名。是以瘧蚊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瘧原蟲。其症狀有週期性的發冷發熱、大量出汗、頭痛、口渴、全身無力及溶血等。因瘧原蟲之種類不同,及人體抵抗力強弱有別,患者會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狀發作。也稱為「打擺子」、「冷熱病」。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瘧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alaria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種間歇性或弛張性發冷及發熱之病症,由數種血液寄生蟲即所謂瘡疾原蟲屬(Plasmodium)所引起,並藉蚊叮咬而傳染。瘡疾原蟲分別於人體(無性生殖)及蚊體(有性生殖)內增殖,臨床特徵為週期性發熱、貧血及脾臟腫大。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瘧疾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