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食道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hí dà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dào
解釋:
  1. 消化管中的一段,介於咽腔與胃之間,具有輸送口中食物到胃中消化的功用。
    【例】太熱的食物會灼傷食道。 △食管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食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dào
解釋:
1.飲食的方法。《禮記.檀弓下》:「飯用米貝,弗忍虛也,不以食道,用美焉爾。」
2.運糧的路。《戰國策.趙策二》:「韓絕食道,趙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漢書.卷四○.周勃傳》:「楚兵剽輕,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絕其食道,乃可制也。」
3.消化管中的一段,介於咽腔與胃之間,具有輸送口中食物到胃中消化的功用。也稱為「食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食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