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儕轉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er Counselling
作者: 王淑敏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儕輔導係指曾接受過短期溝通技巧、團體討論等助人訓練而擔任半專業之助人角色者,在輔導專業人員的督導下,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的互動關係,對年齡相近,地位相若,且可以彼此分享價值、經驗的一群人提供各種助人的行為,它包合一對一的助人關係、團體諮商、團體討論與個別教學等。
  同儕輔導因為具備輔導與同輩團體的雙重特性,所以它能使參與者感到平等、自由之氣氛,覺得自己受到尊重、有價值。由於一般人比較不敢利用傳統的助人資源,如教師、輔導人員等,因此同儕輔導正好可以扮演中間橋樑的角色,並支援正規的輔導系統。
  戴沃茲(Delworth, 1972)與羅克威(Rockwell, 1979)等人亦認為在學校運用同儕的力量來從事輔導工作有四個好處:(1)專業人員更能專心致力於更專門的工作;(2)可由對同學提供適當的服務與協助而拓展諮商的可能性;(3)將學生納入學校正規的運作體系;(4)不只是受輔者受益,同儕輔導員亦能獲得成長。
  目前,同儕輔導已逐漸成為人群服務體系運作當中重要的一環,各種輔導專業團體也訓練並運用半專業的人一起加入服務的陣容。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儕轉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