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九天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jiǔ ti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ǔ tiān
解釋: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辭.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
2.天之極高處。《孫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宮禁。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唐.王涯〈宮詞〉三○首之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九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